大众ID.初见大众对于国内新能源市场一直都是虎视眈眈,2019年10月大众汽车带来了专属中国市场的纯电动车型——ID.初见,并由一汽-大众进行生产。
该车定位于紧凑型纯电动SUV,基于全新的MEB平台打造,整体造型延续了ID.家族的设计风格,专属的电动车平台让其前、后悬比较短,给车内宽敞的空间提供了可能性。
不过目前关于这辆电动SUV的信息较少,如续航里程动力等信息官方都还没有透露,ID.初见作为大众ID.家族在中国推出的首款车型,相信会作为大众进军国内新能源市场的主力。
宝马iX3宝马作为“BBA”三巨头之一,终于将在2020年给大家带来它的全新电动SUV——宝马ix3,据消息称,该车将会在2020年首先在欧洲上市,稍晚将会在中国和北美地区上市。
稍晚将会在中国和北美地区上市。
宝马品牌自带的影响力,将成为它不容忽视的产品优势。
它的动力系统最大功率为199kW,续航里程为440km,据悉,新车电池容量将达到74kWh,国内的电池供应商为宁德时代。
随着2019年奔驰EQC、奥迪e-tron相继上市,宝马这次推出的iX3将标志着曾经燃油车市场的三巨头又将在电动车市场聚齐,新的市场争夺战即将打响。
雷克萨斯UX300e雷克萨斯推出了纯电动的SUV,有点出乎意料,雷克萨斯UX300e最早是在2019年广州车展上首发,这也是雷克萨斯旗下的首款纯电动车型,新车预计会在2020年的第二季度上市。
新车定位紧凑型纯电动SUV,外观部分保留雷克萨斯的设计语言,动力上,搭载了最大功率204马力的电动机,峰值扭矩300N·m,电池部分,其将配备54.3kWh锂电池组,NEDC综合续航里程可达400km。
从整体产品来看, 雷克萨斯UX 300e作为进口品牌紧凑型纯电动SUV,它的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奥迪Q2L e-tron。
总的来说,2020年的纯电动车市场的竞争一定是激烈的,续航里程、技术、配置、品牌这些将成为它们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给消费者们带来更多丰富的选择。
上汽新能源汽车有哪些
上汽集团拥有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下面是部分品牌和它们的简介:1. 上汽通用五菱五菱汽车品牌自1985年诞生以来,已成为中国汽车行业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
五菱文字图形商标曾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2. 上汽大众斯柯达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由上汽集团和大众汽车共同出资成立,成立于1984年,是国内历史悠久的汽车品牌。
旗下代表车型主要有大众POLO、桑塔纳、朗逸、帕萨特、凌渡、途观L等。
3. 上汽通用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共同出资组建。
拥有浦东金桥、烟台东岳、沈阳北盛、武汉分公司四大生产基地。
4. 上海大众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上汽大众,是一家中德合资企业,由上汽集团和大众汽车集团合资经营。
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安亭,并在南京、仪征、乌鲁木齐、宁波等地设有工厂。
5. 上汽荣威上汽荣威是上汽集团旗下的自主品牌,提供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在内的多种车型,涵盖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6. 上汽名爵上汽名爵是上汽集团旗下的另一个自主品牌,与荣威一起,提供多样化的汽车产品。
7. 上汽大通上汽大通是上汽集团旗下的商用车品牌,提供包括轻型、中型和重型商用车在内的多种车型。
8. 南京依维柯南京依维柯是上汽集团旗下的商用车品牌,主要生产依维柯品牌的商用车。
以上内容根据上汽集团官网和其他公开资料整理,具体信息可能会有更新,建议直接访问上汽集团官方网站获取最新信息。
新款大众ID.3发布,升级堪比换代,终于看到了大众诚意?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浪潮席卷全球,百年汽车巨头也不得不顺应潮流,开启大象转身的步伐。
在众多传统汽车豪强转型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都难免会面临阵痛期,导致在转型过程中举步维艰,印证了大象难转身的说法。
在新能源转型的决心和成果上,大众绝对是所有传统车企里的翘楚。
早在2016年,“变革2025+”战略的发布就标志着大众汽车开启了意义深远的转型,
2019年大众就推出了MEB纯电平台第一款车型ID.3,打响了传统汽车巨头转型新能源的第一枪。
转型成果显现,大众新能源不断攀升
与大众早早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同的是,日系、美系等汽车巨头,在近年才开始注重新能源汽车的打造,首款纯电动产品也是在去年才进入中国汽车市场。
凭借着先发优势,让大众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抢占了一席之地,截止到现在,大众在全球已经累计交付了超50万台ID.家族车型。
在国内汽车市场,大众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虽然没有比亚迪、特斯拉那么亮眼,但也处于和国内一线新势力品牌比肩的地位,远好过于其他合资车企。
根据2022年的销量数据显示,大众在中国共交付了18.06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51.6%,其中ID.家族车型占总销量的79.2%,全年交付14.31万辆,同比增长102.9%。
从去年的表现来看,ID.家族不但实现了销量目标,销量还较同期翻一倍有余,这也使大众汽车品牌在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提升了0.4%。
大众ID.系列车型在国内销量与日俱增的背后,无疑体现出了大众比其他合资品牌更坚定的转型决心。
在产品布局上,大众已经在国内推出了ID.3、ID.4、ID.6三款ID.家族产品,
而绝大多数合资品牌仅有一款纯电产品,且在今年下半年,大众还将带来ID.7这样的全新产品,进一步丰富在新能源市场的产品矩阵。
除了打造新产品外,大众同样没有忽视对现有产品的升级换代。
3月1日,大众在海外正式发布了新款ID.3,新车的升级之大,甚至被大众称之为二代产品,再次彰显了大众转型的决心。
那么,新款ID.3的升级点到底有哪些呢?
新款ID.3来袭,大众终于有诚意了?
具体来看,在外观设计上,新款ID.3整体继承了现有车型的设计语言,但在细节之处做出了很多改变。
就比如,新车前保险杠就得到了明显的优化,其两侧进气口进行了扩大,运动感更强。
此外,新车的前引擎盖现在看起来更长了,是由于挡风玻璃下的黑色饰条已经被移除。
车尾部分,虽然尾灯组样式没有发生改变,但对内部光源结构进行微调。
现款车型C柱多余的装饰也被取消,黑色车顶两侧的装饰条也由镀铬变更为哑光饰面,让整车变得更加协调。
相比在外观设计上的“小打小闹”,新款大众ID.3在内饰上则罕见地给出了十足的诚意,
不仅中控大屏升级到了12英寸,其UI界面也得到了优化,且配备了最新的车型系统,进一步提升了整车的智能化水平。
在用料上,新款大众ID.3也是一改现款车型大面积的硬塑料,在中控台、车门等细节上均加入了软包材质和缝线工艺,
且门内饰板也进行了重新设计,大量运用了环保材料覆盖,其车门装饰件、座椅罩都采用Artvelours Eco超细纤维材料,由71%的回收塑料废料制成。
动力上也进行了升级,
新款大众ID.3将提供58kWh和77kWh两款电池组,在WLTP工况下综合续航可达到426km和546km,且支持直流快充,只需要30分钟左右即可将电量从5%充到80%。
反观国内现有的ID.3车型,搭载的还是52.8kWh的三元锂电池,CLTC工况综合续航仅450km。如果新款ID.3上市后引入国内的版本,也能做到546km续航,相信对ID.3在国内的销量势必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总体来看,新款ID.3从内到外都有着不小的升级,让外界看到了大众少有的诚意。
按计划,新款大众ID.3将于第四季度在海外率先上市,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引入国内市场。
写在最后:
从定位来看,大众ID.3的直接竞争对手就是比亚迪海豚,但在销量上,两者却有着很大差距。
导致ID.3销量不及比亚迪海豚的原因,除了定价过高外,没能与海豚在竞争力上拉开实质性差距也是ID.3销量不高的原因。
新款ID.3直接将综合续航提升到了546km,如果引入国内后配置不被阉割且售价不变的话,必会让ID.3销量有肉眼可见的提升。
文章版权声明
1 原创文章作者:汇维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52hwl.com/115758.html
2 温馨提示:软件侵权请联系469472785#qq.com(三天内删除相关链接)资源失效请留言反馈
3 下载提示:如遇蓝奏云无法访问,请修改lanzous(把s修改成x)
4 免责声明:本站为个人博客,所有软件信息均来自网络 修改版软件,加群广告提示为修改者自留,非本站信息,注意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