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10-15万级的A级家轿,一直是合资品牌的天下,代表车型有思域、朗逸、卡罗拉、轩逸等等。
国产品牌少数销量能排名前列的车型,主力售价也都在10万以下。
这其中,既有合资品牌相对强势的原因,也有国产品牌一直在10-15万区间缺乏A级重磅轿车的缘故。
但国产品牌也不想甘居人后。
近日上市的吉利星瑞,售价11.37-14.97万元,号称中国家轿颠覆者,要以越级的实力,挑战同价位的A级合资车。
2.0T的动力,同级最宽车身和最长轴距、更豪华的内饰和配置……吉利星瑞的外在堪称越级,不过其内在做工和用料如何呢?跟同价位合资车对比,是否真的如其外表一样更加厚道呢?我们想一探究竟。
于是,这次我们找来了一台星瑞和一台朗逸,开展一场对拆试验。
看看两者用料、做工上有什么差距?需要说明的是,此次对拆并不为比出高低,只是想借此管中窥豹,看看国产与合资在“看不见的地方”,其造车品质和工艺目前都是什么水平?毕竟,朗逸是A级车霸主,迄今在国内已卖出470万辆车。
而星瑞是新锐车型,刚刚上市。
这一老一新,正好代表了两种势力的碰撞,很有看点。
底盘的对比
先看底盘部分。
升起车身,发现朗逸的底盘大面积覆盖了树脂防护板;排气通道也做了全覆盖的隔热铝箔,前段还加装了铝合金护板,后段也喷涂了防锈层。
整体的平整度很不错。
但我们注意到它的原厂发动机护板是一块塑料板,而且好几个地方已经有破损。
看来这块板子只能起到最初级的防护。
▲朗逸底盘
再看悬挂,朗逸的悬挂采用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挂结构。
它的前控制臂,是一块单层钢板,显得单薄了一些。
▲?朗逸的前控制臂
后悬挂采用了扭力梁悬挂,扭力梁后悬的优点在于成本低,不占地方,保证乘坐空间,这也是这个价位合资车的一种主流选择。
▲朗逸的后扭力梁悬挂
后悬的纵向摇臂,一头连着弹簧,一头被焊在扭力梁上,也是一块单层钢板。
不难发现它前后轮的悬架结构都比较简单,紧凑。
▲朗逸的后悬纵向摇臂
整体来看,朗逸底盘的做工尚可,平整度不错,悬架结构、材质比较简单,就是够用就好的思路。
视线转向星瑞。
升起车身,发现它的底盘也基本是全包的,而且拆下来发现,星瑞的护板整体上都采用了复合树脂材料,比塑料材质强度更好,且兼顾隔音表现。
此外,星瑞的底盘排气走向和朗逸一样,也比较规整、直观。
排气隔热部位也全包了铝箔。
▲星瑞的底盘
星瑞的前悬也采用了麦弗逊结构,但是前控制臂使用了双层钢板冲压焊接,比朗逸要厚实一点。
同时上面还打了孔,以减轻重量。
此外转向节还用了铝合金材质。
▲星瑞的前控制臂
来到星瑞的后悬,它采用了E型多连杆结构,并且加入了横向稳定杆。
除了让后轮的从动效应更好,有更好的操控表现。
也能让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适感更好。
▲星瑞的E型多连杆后悬
走近看,这套E型多连杆的结构看起来要复杂的多,而且占用空间也大,一般只在尺寸更大的B级车或以上等级车型里才能看到。
▲星瑞的E型多连杆后悬
此外,星瑞底盘前后都有副车架,副车架跟车身之间的连接点,都用了橡胶衬套,能有效吸收路面冲击,改善整车的NVH性能。
此外,副车架还能增强悬架系统的连接刚度,可以让底盘更加紧致,更加运动。
▲星瑞底盘采用了前后副车架
此外,星瑞的底盘亮点还有:号称同级最长的悬架行程(前185mm,后203mm),可以带来更长的缓冲空间,保证更好的舒适性,也保证了四轮的抓地力更好。
而且,星瑞的车轮采用了负外倾角设计,也就是俗称的“外八字“,可以提升弯道时轮胎的抓地力。
▲星瑞的轮胎采用了负外倾角设计
通过底盘部分的对比,可以看出星瑞相比朗逸,无论材质还是设计,确实在很多细节上更舍得下本。
车头部分的对比
拆掉朗逸的前保险杠,发现它还是有防撞梁的(说明还是没有减配),它的防撞梁外层,还包裹了一层缓冲泡沫,低速下碰撞时,可以减少损失,对行人也有一定保护作用。
拆掉缓冲泡沫层,发现朗逸的前防撞梁,基本上还是一块铁皮,材质为钢制,侧断面为帽型开式结构,后方的吸能盒也是钢制。
▲朗逸的前防撞梁和吸能盒
再看看朗逸的机舱,整体布局规整,线束整洁,大部分线束都由波纹管及绝缘胶布进行包裹,保证了线束的耐用性。
机舱防火墙采用了防火隔热棉与半球纹铝板进行隔热隔音处理。
机舱内焊缝均有钣金胶涂抹,虽然施胶厚实,但涂抹比较随意。
▲朗逸的发动机舱
总的来说朗逸的车头部分还算厚道,起码该有的都有,没有偷工减料。
再来看星瑞的车头部分。
拆掉前保险杠,发现星瑞的前防撞梁被喷涂成了车身同样的蓝色,而且是一个封闭的方框结构,看起来至少比一块铁皮要厚实耐撞一些,而且吸能盒的尺寸看起来也比朗逸的更大。
用磁铁来实测,惊喜的发现前防撞梁和后方的吸能盒,居然都是铝制。
▲星瑞的前防撞梁和吸能盒
为什么说是惊喜?因为铝制前防撞梁一般是豪华车级别才有的标配,B级车上都很少看到。
而星瑞只是一款十来万的A级车。
铝制防撞梁的好处一是“轻”,要比同样强度的钢制防撞梁轻2/3。
二是“硬”,同等质量下铝合金的强度是钢材的3倍。
三是“吸能”。
其实防撞梁除了要硬,更主要还为了吸收能量,有人做过测算,碰撞时钢制防撞梁能吸收50%的能量,而铝制防撞梁能达到70%,铝合金吸收能量的能力比钢材要高40%。
这就是为什么众多豪华车都要把铝制前防撞梁作为标配。
打开星瑞的机舱盖,可以看到内部的布局走线也比较规整,线束该包裹的都包裹,该隔热的隔热,而且由于发动机体积较大,内部结构显得更加饱满。
▲星瑞的发动机舱
车头部分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前防撞梁,一个为钢制,一个为铝制,且后者吸能盒的尺寸要更大。
车尾部分的对比
拆掉后保险杠,朗逸的后防撞梁也是钢制,而且采用了德系车惯用的弓型防撞梁,两侧也都安装了吸能盒,通过螺栓与纵梁连接。
▲朗逸的后防撞梁
后防撞梁吸能盒的尺寸,我们用一把螺丝刀来做个对比。
▲朗逸后防撞梁吸能盒的尺寸演示
打开后备箱盖,可以发现朗逸的备胎池,没有做任何隔离处理,白车身直接裸露在外。
档次感差点意思。
▲朗逸的备胎
拆掉星瑞的后保险缸,露出后防撞梁,用磁铁实测,发现这次后防撞梁包括吸能盒,都不是铝制,而是钢制的。
▲星瑞的后防撞梁和吸能盒
为什么星瑞用了前铝后钢?个人猜测有两个原因:一是钢制后防撞梁的维修成本和难度相对较低,而国内的高速限速较多,追尾时的相对时速都不会太高,没有太大必要用到铝制防撞梁。
这也是为什么国产的奔驰宝马等很多豪华车,后防撞梁都用了高强钢的原因。
二是即便发生了高速追尾,后备箱也有足够的空间来溃缩吸能,对乘员舱的冲击没有车头碰撞那么大,很多时候即便尾箱撞没了车也还能开。
但车头一旦发生碰撞,一个是发动机舱受到撞击,维修成本很高,甚至有报废的可能。
二是能量会通过发动机舱挤压,直接传导到乘员舱,乘客受伤的风险更高。
所以“前铝后钢”是很多国产豪车的普遍做法,星瑞显然也参考了这个标准。
还是拿同样一把螺丝刀来对比一下吸能盒的尺寸,明显比朗逸要大一些。
而且从这个角度可以明显发现星瑞后防撞梁覆盖面积也比朗逸要更大。
▲星瑞的后防撞梁吸能盒尺寸演示
再掀开后备箱隔板,发现星瑞的备胎池居然用隔音棉进行了全包围,这通常至少是更高级别的B级车才会采用的做法了。
从这个细节也能看出星瑞比较注重隔音表现。
▲星瑞的备胎
车尾部分的对比之后,发现朗逸后防撞梁、吸能盒等,该有的也都有,还算厚道。
但是相比而言,在尺寸、做工和用料上,星瑞还是要更扎实,更高级一些。
拆开车门之后的对比
将车门的内饰部分拆掉,我们来看看两车的差别。
朗逸的车门上用了一块硬塑料的密封盖板,线束包裹的比较马虎,只是简单拿绝缘胶布缠绕了一下,甚至能看到里面花花绿绿的线束。
不得不说这个细节的做工有点太过于随意。
拆掉后门的塑料盖板,可以发现门板内铺设了沥青止震贴片,以防止车门产生震动异响。
但还是那个问题,线束包裹得非常随意,几乎都裸露在外。
拆掉星瑞的前车门门板内饰,可以明显感觉到,星瑞的细节做工要更上一个档次。
体现在几个细节:一是密封盖板的面积更大,而且是采用了更厚更软的泡沫塑料材质,相比朗逸硬邦邦的硬塑料,更加的厚实,防水隔音效果更好。
二是线束被包裹的更加严实,看不到里面线束的颜色,不象朗逸那样是花花绿绿的。
▲星瑞的前车门
拆开后门的内饰板,发现它的工艺和前门完全一致。
近距离看它的泡沫塑料盖板,显然厚度和质感都比硬塑料要好很多。
写在最后
通过这次简单的对拆,已经不难得出结论。
虽然价位相似,但两车在看不见的地方,用料和做工,差别还是蛮大的。
很多人觉得国产车的竞争力,主要是靠堆高配置、再把价格拉低,靠性价比来跟合资车PK。
但从这次星瑞和朗逸的对拆,不难发现象吉利这样的国产品牌,已经不满足于“高性价比“的角色,而是希望用更高等级的用料和做工,更好的品质,来提升”品价比“,来和同一价位的合资车进行造车品质上的PK。
此外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可能觉得国产品牌外在做的很豪华,内在就不一定有多好。
合资车外在比较朴素,但内在毕竟是合资血统,品质做工肯定比国产品牌好。
但这次的对拆证明,在同等价位下,星瑞这样的国产车,很多方面都胜过了合资车。
希望这次的对拆,也能扭转一些人的偏见。
也希望我们的国产车,能越来越多摆脱对“高性价比”的依赖,用更高的造车品质来征服消费者。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
朗逸发动机噪音大怎么解决方案?
关于解决朗逸发动机噪音问题的建议:
朗逸发动机噪音增大可能源于发动机的振动。
在发动机装饰盖下方,通常存在一个隔音棉,但其间隙较大且安装不够稳固,导致敲击隔音棉边缘硬质部分时,会发出明显的撞击声,这是发动机共振导致的异响。
解决步骤如下:
请记住,以上方法仅为参考,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强烈建议尽快将车辆送到正规的汽车维修店进行全面检查和专业维修,以确保车辆性能和安全。
大众朗逸发动机声音大怎么办
大众朗逸发动机噪音解决方案若您的大众朗逸发动机声音较大,可以考虑在发动机舱盖下安装专用的隔音棉。
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和噪音是正常的,但如果您觉得噪音过大,隔音棉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降低噪音。
在进行此操作时,如果预算允许,建议首先去除原有的隔音材料,然后在发动机周围粘贴泡沫胶,再覆盖一层隔音棉。
安装完成后,使用几个螺丝固定好,以防止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移动或脱落。
通过这样的改装,发动机舱盖与隔音棉形成一个整体,可以显著减少发动机的噪音。
文章版权声明
1 原创文章作者:汇维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52hwl.com/116908.html
2 温馨提示:软件侵权请联系469472785#qq.com(三天内删除相关链接)资源失效请留言反馈
3 下载提示:如遇蓝奏云无法访问,请修改lanzous(把s修改成x)
4 免责声明:本站为个人博客,所有软件信息均来自网络 修改版软件,加群广告提示为修改者自留,非本站信息,注意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