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Callable和DeferredResult可以用来进行异步请求处理。利用它们,我们可以异步生成返回值,在具体处理的过程中,我们直接在controller中返回相应的Callable或者DeferredResult,在这之后,servlet线程将被释放,可用于其他连接;DeferredResult另外会有线程来进行结果处理,并setResult。,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先做一点准备工作,在项目中新建了一个base模块。其中包含一些提供基础支持的java类,在其他模块中可能会用到。,我们定义了一个ResponseMsg的实体类来作为我们的返回值类型:,非常简单,里面包含了code、msg和data三个字段,其中data为泛型类型。另外类的注解Data、NoArgsConstructor和AllArgsConstructor都是lombok提供的简化我们开发的,主要功能分别是,为我们的类生成set和get方法,生成无参构造器和生成全参构造器。使用idea进行开发的童鞋可以装一下lombok的支持插件。另外,lombok的依赖参见:,我们建立了一个TaskService,用来为阻塞调用和Callable调用提供实际结果处理的。代码如下:,可以看到,里面实际提供服务的是getResult方法,这边直接返回一个new ResponseMsg(0,“操作成功”,“success”)。但是其中又特意让它sleep了30秒,模拟一个耗时较长的请求。,平时我们用的最普遍的还是阻塞调用,通常请求的处理时间较短,在并发量较小的情况下,使用阻塞调用问题也不是很大。关注公众号:码猿技术专栏,回复关键词:1111 获取阿里内部Java性能调优手册!阻塞调用实现非常简单,我们首先新建一个模块blockingtype,里面只包含一个controller类,用来接收请求并利用TaskService来获取结果。,我们请求的是getResult方法,其中调用了taskService,这个taskService我们是注入得到的。关于怎么跨模块注入的,其实也非常简单,在本模块,加入对其他模块的依赖就可以了。比如这里我们在blockingtype的pom.xml文件中加入对base模块的依赖:,然后我们看一下实际调用效果,这里我们设置端口号为8080,启动日志如下:,可以看到顺利启动了,那么我们就来访问一下:,等待了大概30秒左右,得到json数据:,,然后我们来看看控制台的日志:,可以看到在“ResponseMsg result = taskService.getResult();”的时候是阻塞了大约30秒钟,随后才执行它后面的打印语句“log.info(“接收任务线程完成并退出”);”。,涉及到较长时间的请求处理的话,比较好的方式是用异步调用,比如利用Callable返回结果。异步主要表现在,接收请求的servlet可以不用持续等待结果产生,而可以被释放去处理其他事情。当然,在调用者来看的话,其实还是表现在持续等待30秒。这有利于服务端提供更大的并发处理量。这里我们新建一个callabledemo模块,在这个模块中,我们一样只包含一个TaskController,另外也是需要加入base模块的依赖。只不过这里我们的返回值不是ResponseMsg类型了,而是一个Callable类型。,在里面,我们创建了一个Callable类型的变量result,并实现了它的call方法,在call方法中,我们也是调用taskService的getResult方法得到返回值并返回。下一步我们就运行一下这个模块,这里我们在模块的application.yml中设置端口号为8081:,启动,可以看到控制台的消息:,完美启动了,然后我们还是一样,访问一下:,在大约等待了30秒左右,我们在浏览器上得到json数据:,和阻塞调用的结果一样——当然一样啦,都是同taskService中得到的结果。然后我们看看控制台的消息:,很显然,这里的消息出现的顺序和阻塞模式有所不同了,这里在“接收请求,开始处理…”之后直接打印了“接收任务线程完成并退出”。而不是先出现“任务处理完成”后再出现“接收任务线程完成并退出”。这就说明,这里没有阻塞在从taskService中获得数据的地方,controller中直接执行后面的部分(这里可以做其他很多事,不仅仅是打印日志)。,前面铺垫了那么多,还是主要来说DeferredResult的;和Callable一样,DeferredResult也是为了支持异步调用。两者的主要差异,Sunny觉得主要在DeferredResult需要自己用线程来处理结果setResult,而Callable的话不需要我们来维护一个结果处理线程。总体来说,Callable的话更为简单,同样的也是因为简单,灵活性不够;相对地,DeferredResult更为复杂一些,但是又极大的灵活性。在可以用Callable的时候,直接用Callable;而遇到Callable没法解决的场景的时候,可以尝试使用DeferredResult。这里Sunny将会设计两个DeferredResult使用场景。,看起来非常简单,成员变量又taskId和taskResult,前者是int类型,后者为我们的DeferredResult类型,它的泛型类型为ResponseMsg,注意这里用到ResponseMsg,所以也需要导入base模块的依赖。另外注解之前已经说明了,不过这里再提一句,@Data注解也包含了toString的重写,但是这里为了知道具体的ResponseMsg的内容,Sunny特意手动重写。看完Task类型,我们再来看看任务队列。,这里我们将它作为一个bean,之后会在其他bean中注入,这里实际的队列为成员变量queue,它是LinkedBlockingDeque类型的。还有一个成员变量为taskId,是用于自动生成任务id的,并且在加入任务的方法中实现自增,以确保每个任务的id唯一性。方法的话又put和take方法,分别用于向队列中添加任务和取出任务;其中,对queue的操作,分别用了offer和poll,这样是实现一个非阻塞的操作,并且在队列为空和队列已满的情况下不会抛出异常。另外,大家实现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ConcurrentLinkedQueue来高效处理并发,因为它属于无界非阻塞队列,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可能造成的OOM问题。Sunny这里选择阻塞队列LinkedBlockingDeque,它底层使用加锁进行了同步;但是这里使用了TaskQueue进行封装,处理过程中有一些额外操作,调用时需要加锁以防发生某些意料之外的问题。,然后我们来看步骤1中的,启动一个持续从任务队列中获取任务的线程的具体实现。,这里,我们注入了TaskQueue,成员变量比较简单并且有注释,不再说明,主要来看方法。先看一下最后一个方法getRandomStr,很显然,这是一个获得长度为len的随机串的方法,访问限定为private,为类中其他方法服务的。然后我们看init方法,它执行的其实就是开启了一个线程并且执行execute方法,注意一下它上面的@PostContruct注解,这个注解就是在这个bean初始化的时候就执行这个方法。所以我们需要关注的实际逻辑在execute方法中。可以看到,在execute方法中,用了一个while(true)来保证线程持续运行。因为是并发环境下,考虑对taskQueue加锁,从中取出任务;如果任务不为空,获取用getRandomStr生成一个随机结果并用setResult方法进行返回。最后可以看到,利用random生成来一个[0,10)的随机数,并让线程sleep相应的秒数。这里注意一下,需要设定一个时间间隔,否则,先线程持续跑会出现CPU负载过高的情况。接下来我们就看看controller是如何处理的。,这里我们同样注入了taskQueue。请求方法就只有一个getResult,返回值为DeferredResult<ResponseMsg>。这里我们首先创建了DeferredResult对象result并且设定超时时间和超时返回结果;随后设定result的onTimeout和onCompletion方法,其实就是传入两个Runnable对象来实现回调的效果;之后就是加锁并且将result加入任务队列中。总体来说,场景不算非常复杂,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能基本了解了。然后我们来跑一下测试一下。我们在application.yml中设定端口为8082:,启动模块,控制台信息如下:,首先程序完美启动,这没有问题,然后我们注意这几条信息:,这说明我们TaskExecute中已经成功启动了持续获取任务的线程。接着,我们还是访问一下:,这一回等待了若干秒就出现了结果:,可以看到我们的随机串是CEUO2lmMJr。再一次请求又会出现不同的随机串。再看一下我们控制台的相关信息:,也是符合我们的预期,请求进来进入队列中,由TaskExecute获取请求并进行处理结果返回。,首先我们来看看DeferredResult的集合类:,非常简单,只包含了一个HashSet的成员变量。这里可以考虑用ConcurrentHashMap来实现高效并发,Sunny这里简单实用HashSet,配合加锁实现并发处理。然后我们看看发起调用的Controller代码:,和场景一中有些类似,但是注意这里在onTimeout和onCompletion中都多了一个移除元素的操作,这也就是每次调用结束,需要将集合中的DeferredResult对象移除,即集合中保存的都是等待请求结果的DeferredResult对象。然后我们看处理请求结果的Controller:,看起来非常简单,只是做了两个操作,接收得到的参数并利用参数生成一个ResponseMsg对象,随后将集合中的所有DeferredResult都设定结果为根据参数生成的ResponseMsg对象。最后返回一个提示:成功设置结果…好了,话不多说,我们来启动测试验证一下。我们说一下验证的过程,我们同时打开两个请求,然后再设定一个结果,最后两个请求都会得到这个结果。当然同时多个或者一个请求也是一样。这里有一个地方需要注意一下:,这样,我们考虑从两个浏览器中发送请求:,然后随便找其中一个,发送请求来设置结果:,首先我们先启动模块,可以从控制台中看到完美启动管理了:,完美启动,接下来Sunny在火狐中发起一个请求,
,可以看到正在等待请求结果。随后我们在谷歌浏览器中发起请求,
,两个请求同时处于等待状态,这时候我们看一下控制台信息:,可以看到两个请求都已经接收到了,并且加入了队列。这时候,我们再发送一个设置结果的请求。,
,随后我们查看两个调用请求的页面,发现页面已经不在等待状态中了,都已经得到了结果。,
,
,另外,再给大家展示一下超时的结果,即我们发起调用请求,但是不发起设置结果的请求,等待时间结束。,
,查看控制台信息:
文章版权声明
1 原创文章作者:cmcc,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52hwl.com/20566.html
2 温馨提示:软件侵权请联系469472785#qq.com(三天内删除相关链接)资源失效请留言反馈
3 下载提示:如遇蓝奏云无法访问,请修改lanzous(把s修改成x)
4 免责声明:本站为个人博客,所有软件信息均来自网络 修改版软件,加群广告提示为修改者自留,非本站信息,注意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