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人一样,每一台车也有着自己的出生地。
有的车“出生”之后,需要经过数月的长途奔袭,才能与“主人”相认。
而有的则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就来到了我们面前。
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一个全新的“出生地”,它离我们很近,它为大众MEB平台车型而生。
具体怎么聊?唯有那些“数字”是最“直观”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所创造出的那些值得关注的“数字”。
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位于上海安亭,它是大众汽车集团全球范围内首个专为MEB平台车型生产而全新建造的工厂。
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以下简称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于2018年10月开始动工建设,总投入约170亿元,规划年产能达30万辆,并计划在2020年10月正式投产。
2019年11月,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实现首台全工艺样车下线。
首款下线产品是一款MEB平台纯电动中型SUV,也是上汽大众未来投产的首款ID.家族车型,将于2020年下半年正式亮相。
未来,新工厂还将投产大众汽车集团多个品牌的全新纯电动车。
关键词:1400+
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运用多项大众汽车集团首次或国内首次使用的前沿技术,是上汽大众目前最先进、智能的标杆工厂,进一步提升自动化率与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品质稳定。
工厂采用1400多台工业机器人,车身和电池车间基本实现无人化全自动生产。
新工厂广泛应用高度自动化装配和自动测量技术,投入自动拧紧、自动门板喷蜡、全自动合装平台、全自动仪表安装、空中输送线、AGV小车等多项新技术,取代传统人工运输及安装,提升生产稳定性,保障产品高质量。
关键词:云互联
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采用应用RFID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光学识别技术、AR/VR技术、无纸化工厂理念、能源管理系统等先进技术和智感装备,实现制造全过程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此外,新工厂是上汽大众首个实现工业无线网络全覆盖的工厂。
车间内布置了大量的AP生产无线热点,结合工业物联网、云存储等互联技术,实现系统集成、数据协同,构建智慧工厂管理平台,打通信息流,实现从设计、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互联互通。
关键词:环保
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运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热电联供、余热回收、雨水回收利用、中水回用技术、能源管理系统等27项节能环保措施,打造上汽大众环境友好型工厂。
与此同时,新工厂的能源、水、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和废弃物5项关键环境指标下降20%。
凭借多项环保、节能技术,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已通过住房和城乡建筑部的绿色建筑设计评审,评审结果为3星(最高级别),并拿到住建部颁发的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
新工厂在设计之初就特别关注用地的集约使用,工厂的占地面积是其它相同规模新建工厂的三分之一,各车间通过连廊跨越市政道路,实现完全的人车分流。
冲压车间
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采用两条舒勒伺服高速压机线,总吨位达6900t,两条压机线最高冲次均可达18次/min。
此外,冲压车间还配备Crossbar第三代横杆式机械手、KUKA机器人和高速拆垛系统。
拥有24台KUKA机器人,模具最大工序数为5序,并采用最先进的自动化换模和Tooling更换系统,可在5分钟内完成整线换模,提升生产效率与精度。
环保降噪方面,压机线上使用了舒勒第二代整体隔音罩覆盖,最高可降噪16dB(A)。
车间废料回收间采用内部网孔板隔音技术,降低废料间噪音,有效改善员工作业环境。
冲压车间首次将重载型全向AGV应用到零件下线运输中,最大载重达1.5T,使用磁条导航,支持全向车体直角拐弯,从冲压线下线到零件存放库区整个过程不再需要叉车。
车间使用三层模具吊,通过抓手进行三层模具叠加,不仅增加50%的模具存放量,且运行速度提升,提高了模具准备效率。
同时,模具运行位置通过自动定位精确规划路径,有效提升模具吊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采用自动运行平板车,可以跨线实现模具、料片和充电位之间运输的自动运行;可以降低员工操作劳动强度;按照固定路线自动运行,提高运行效率,实现平板车运行智能化。
与此同时,车间采用TPMS系统,实现模具的集成化、系统化的维护保养。
车身车间
车身车间分2层结构,一楼主要是门盖、底板1和装配线。
二楼主要是侧围、底板2、总拼以及报交线。
车身车间的设计生产能力是60JPH,即每小时可以完成60台白车身,年产量30万台。
车间采用了大量智能制造先进新技术,其中At-line在线测量、EMS空中输送、机器人全自动拧紧工艺、CMT+冷金属过渡焊接工艺均是上汽大众首次使用。
此外车间还拥有大众汽车集团工厂中速度最高的激光焊以及上汽大众最长的车间装配线,保证输送过程零件的一致性。
车间拥有机器人数量946台,自动化率高达84%,是目前上汽大众自动化率最高的车身车间。
此外,车身车间有?2个At-line在线测量工位,8台测量机器人对白车身的零部件和关键部位实行100%的视觉在线检查,通过激光测量传感器、图像处理、温度补偿以及计算机控制等技术实现物体空间尺寸的精密测量,重复精度高达0.2mm,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白车身生产过程质量的稳定性。
与传统测量工位需要将被检车辆从生产线上运输到测量区相比,在线测量将工位串联在生产线中,可直接在生产线上抽取车辆进行检查,有效节约运输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同样也提升了检测数量。
同时,结合工厂智能制造系统,实现了云端数据核对。
在线检测结果传输到质保控制室,发布到系统中,技术员可以网上直接看到质量状态,及时跟踪优化,保证了白车身生产制造过程的稳定性,实现质量状态云端存储分析、自动网联化,大大提升最终产品质量及稳定性。
车间装配线长达150m,随行皮带减少了工人一半的走动距离。
与空中EMS共同使用,实现零件自动化搬运,减少人工搬运强度,保证输送过程中的零件一致性。
高速激光焊接具备高功率密度、优良的方向性和高焊接速度等优势,使用激光焊可替代车顶和侧围连接的点焊,也无需在车顶安装密封胶条。
同时,可精确调节和控制热输入,镀锌层烧损更少,减小焊件的变形。
车身车间采用的高速激光焊目前速度可达110mm/s,是大众汽车集团工厂中速度最高的激光焊。
高密度补焊,可适用不同车型,焊接能力提升3倍。
车间现有14台焊接机器人,未来可扩展至16台。
120JPH油漆车间
120JPH油漆车间是大众汽车集团全球首创的高产能油漆车间,采用多项新技术,运用全新的环保工艺与智能技术,同时供应MEB工厂与安亭汽车三厂两个厂区。
相较于传统的两个60JPH标准化油漆车间,节省建筑面积12%。
油漆车间有预处理、电泳、PVC、打磨、面漆、报交、注蜡7大工艺。
车间生产能力每小时120台车,是标准化车间的2倍,达产后完成60万的年生产量。
设备总量是标准化油漆车间的2.5倍,机器人数量共318台,自动化率达到73%,是上汽大众自动率最高的油漆车间。
未来可生产MQB\MLB\MEB三个平台的车型共12款车型,是全球可产车型数最多、色彩最多的油漆车间。
环保方面,预处理工艺中采用硅烷薄膜技术替代传统的锌系磷化技术,硅烷薄膜不含镍,满足上海地方环保法规对于重金属镍的最新治理要求,镍排放指标下降十倍。
其次工艺简单,流程缩短,而且基本无渣、水耗低、能耗低,做到高效环保。
与此同时,采用文丘里干式漆雾吸收系统,取消循环水系统,避免了自来水的损耗和废水的产生。
不再使用化学药剂,不产生有害废弃物。
空气循环使用的比例可高达95%。
与传统湿式漆雾处理相比,节约了约60%能源。
总装车间
总装车间设计生产能力为60JPH,达产后完成30万的年生产量。
它是目前大众汽车集团自动化率最高的量产车型总装车间,自动化率达26.2%,模块化程度和柔性更高。
车间二层平台有完备的输送线,车身通过连廊从油漆车间输送至总装车间;电池包则通过输送链到达总装车间二层平台,通过升降机下至底盘预装线。
总装车间具有土地集约、自动化率高的特点,占地面积仅有标准化总装车间占地面积的2/3。
自动化率达到26.2%,是目前上汽大众自动化率最高的总装车间。
该车间采用上汽大众首个全自动合装平台,通过自动拧紧及自动送钉技术,只要将螺栓倒入设备会自动将螺栓自动送到拧紧轴上,全程实现无人化,提高生产效率与安装精度。
此外,全自动仪表安装机械手,与传统仪表板安装需要操作工手工搬运安装相比,机械手运用视觉识别系统全自动安装,是大众汽车集团全球首次应用的技术,适合多款车型,相比传统人工安装更精确、高效。
PGD全玻璃车顶安装工艺,即将投产的ID.车是上汽大众首款采用全玻璃车顶设计的产品。
全玻璃车顶涂胶安装设备,具备6个视觉摄像头,通过兼具定位和玻璃车顶识别功能的中心定位装置,实现自动涂胶、自动安装。
车辆在完成电器检查后下线,进入前束转鼓区域进行检测。
这里首次采用双灯箱形式灯光检测及非接触式激光测量,配合方向盘水平器,保证车轮精确定位;也首次采用开放式/透明式的转鼓房,可以进行ABS、ESP、制动力等多项测试。
电池车间
电池车间是上汽大众首个全铝电池壳体自制与电池包装配车间,规划年产能30万台。
车间有两层的厂房。
二楼是电池壳体线。
壳体成品通过升降机自动输送到一楼的电池装配线。
电池包完成装配后,通过升降机自动输送到二楼的电池包调序中心,每个电池包与车壳匹配后,通过连廊自动输送到总装车间。
上汽大众历史上第一次自制铝质电池壳体,也是目前唯一采用JIS(JustInSequence)排序、大众汽车集团首个即时生产拉动式的电池车间,电池装配首次与总装车间直接耦合联接,以60JPH的生产速度向总装车间输送电池包。
车间共有壳体和装配两条生产线,生产MEB平台的两种铝质电池壳体和三款电池包,拥有超过138台机器人,课题生产线自动化率达88%、装配线自动化率达78%。
电池模组入箱时,底部水冷板的支撑设计是MEB项目“上海工厂解决方案”的一个案例。
车间采用“活动支撑板”的设计方案,更有效地适应电池壳体“大尺寸易变形零件”的产品特性。
这种设计相比德国方案(整块支撑平板)能更好地支撑住底部水冷板。
人工装配工位的电池包和AGV小车分离设计是MEB电池项目的又一个“上海工厂解决方案”。
为满足人工装配低压线束的人机工程问题,采用了66°倾斜辊道装配线,更符合人机工程,并保证装配质量稳定。
在焊接、涂胶、测试三大核心工艺中,采用自动检测机器人对焊缝、尺寸、涂胶、气密性等进行实时监控和测量,确保电池包产品稳定性和质量安全。
车间生产的电池包通过了203项严苛测试,远高于国标测试要求。
同时,为了应对中国更加严苛的电池标准,上汽大众自主设计了整套热量控制系统,万一发生极端情况,可控制5分钟内明火不从电池壳体中冒出,保护驾乘者安全。
MEB平台电池使用新的导热胶工艺,与传统MQB平台电池的导热垫工艺相比,拥有更好的界面填充能力、更少的界面气泡、更好的间隙适用性,使MEB电池包具备更优异的热管理能力。
电池包长寿命性能设计,远高于8年(12万公里)使用寿命(电池充放电循环测试达到1600次,每个循环相当于整车行驶350公里~550公里)。
总结:先进的现代化工厂是一切的基础也是好的开始
万丈高楼平地起,首先需要的是一个坚如磐石的地基,这是一切的根本。
对于汽车而言,一个先进的现代化工厂,就好比那个地基,是一切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好的开始。
新能源作为一个新兴的汽车市场,虽然还不够完善和成熟,有着很多的不确定性。
但是新能源的大趋势已经初见端倪,大众集团和上汽大众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市场成熟的分析,切实有效的做到了先人一步。
国内新能源市场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之一,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的落成,也意味着大众集团和上汽大众对于国内新能源市场的重视。
从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的开工到正式投产,区区两年的时间,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大众集团和上汽大众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正在加快,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搭上新能源汽车的大潮。
大众助力一汽集团新能源布局,2025年新能源占比40%恐成真?
进入6月底,到了车企们准备递交上半年销量考试卷的时候。
虽然现在销量数字还没有最终出炉,但是车企自己心中都有本帐,好与坏均已了然于胸。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战疫”导致众车企不能复产,工人不能复工,运输渠道封闭。
人们不出门,4S店也被迫开始云卖车,第一季度汽车整体销量跌进近5年来的最低点,很多4S店销量“挂零”,一大批4S店退出,甚至倒闭,汽车市场哀嚎一片。
继6月19日阿贵看车推出《特别策划之上汽集团:危机沉浮,机大于危!》后,本期推出《一汽集团:哀鸿遍野中的坚守》,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位于长春的“共和国长子”2020年活得怎么样?
成效突显?逆势增长,营收盈利均表现突出
自徐留平2017年8月履新一汽集团董事长开始算起,其组合拳般的雷霆改革已接近三年。
2019年改革成果初显,笔者认为,这或许是一汽集团在时隔五年之后公布营收利润的直接原因,毕竟终于可以拿得出手了。
2019年一汽集团共销售整车346.4万辆,同比增长1.3%,增幅高出行业近10个百分点;营业收入6200亿元,同比增长4.4%,首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净利润440.5亿元,同比增长2.2%……虽说离一汽集团2014年最高净利607亿元还有很远的差距,但因自主板块表现亮眼,这多少也让徐留平缓了一口气。
从具体来看,除了已消声的天津一汽夏利和一汽吉林外,其他主流子公司中一汽奔腾、一汽红旗、一汽-大众(含大众、奥迪、捷达)、一汽丰田均实现了正增长,仅一汽马自达不给力,下跌了16%。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品牌表现尤为抢眼:奔腾年销超12万,增幅达33.4%;红旗首次突破10万年销量,同比增幅高达200%,成为佳谈。
然而,2019年已成为了过去,2020年在不确定中也过去一半。
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5月一汽集团累计销量达111.5万辆,同比增长7.1%,而这个数据是在一季度生产整车辆,销售整车辆,分别同比下降了27.6%和22.6%的情况下取得的。
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解放品牌实现整车销售超5万辆;奔腾品牌和马自达品牌合计销量辆,同比增长27%;而红旗更是取得了辆,同比增长达133%……这一切显得特别亮眼!
尤其是红旗堪称今年车市的“奇葩”,哪怕是在下滑最严重的2月,其依然销售了3752辆,实现同比增长32.5%,1-5月累计销量达辆,同比增长了116%。
随着有国产版劳斯莱斯之称的红旗H9等新车的上市,红旗今年要完成20万辆的目标也还是有机会的。
可以说,在这种态势下,一汽集团居然还能逆势增长,实属难得。然而2020年,作为其实现“831”战略目标(到2025年,经过八年的奋斗,实现经济规模、价值创造、人均收入等三个翻一番)的关键之年,也是落实“3341”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太多的不确定性让一汽集团更显无奈与任重道远!
革新图存?解除三大障碍以图整体上市
在哀鸿遍野中一汽集团还能坚守,这已经十分难得了。
那如果说一汽集团最大的心病是什么,那一定是集团的整体上市。
为实现整体上市,一汽集团近年来大大加速了对资产的整合进程,特别是在2019年12月,一汽集团先后对一汽轿车、一汽夏利、一汽吉林进行重组、股权变更等。
其中,一汽轿车重大资产重组,商用车、乘用车板块分拆上市。
2019年12月10日,一汽轿车宣布重大资产置换等多项议案获股东大会通过。
资产置换完毕后,一汽轿车主业变更为商用车整车制造和汽车金融业务,一汽解放置入一汽轿车后,一汽商用车整车业务实现A股上市:一汽轿车成为一汽解放商用车的上市平台,大大增强了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作为上市公司的一汽轿车避免了主要业务与一汽其他单位从事的主要业务的同业竞争。
尤其是一汽夏利重组方案获董事会通过,进一步解除了与一汽轿车的同业竞争……
事实上,从2018年着手剥离一汽华利、一汽夏利等不良资产开始,至此,一汽集团已完成不良资产的全部剥离。
也正是通过一系列的重组,一汽集团已初步完成了整体上市最后一公里的准备。
笔者大胆地预测,通过这种化被动为主动的革新,一汽集团整体上市极有可能在2020年年度内完成。
风口突围?大众会助力一汽“飞”起来?
众所周知,作为国家第一批863新能源项目的牵头单位之一,一汽集团成立了电动车项目组。
2017年9月,原一汽技术中心电动车部及原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新能源汽车分公司合并成立了一汽新能源开发院,具备全链条的三电系统开发和验证能力。
在2019年7月2日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徐留平表示将把“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生态化”作为汽车发展的方向和突破口,并预测新能源产品占乘用车比例将在2025年达到40%,2030年达到60%以上。
这些年,一汽集团先后加强了与外部企业的合作,与滴滴、拜腾、网络、新特、博郡等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标志性事件是2018年7月一汽与拜腾汽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
然而。
事实上一汽集团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鲜有作为。
好在大众与一汽深化了合作,在国内引入MEB平台布局电动化车型,今年年底两大工厂基于MEB平台打造的ID车型将在国内投产,这对一汽来说是现在乃至未来五到十年最大的利好。
更重要的是今年3月17日,大众CEO强调电动化进程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将按计划推进战略落地。
基于双方的意愿,一汽-大众电动车平台投资将超过300亿元,国产地点选择在广东佛山,计划产能30万辆,首款电动车型ASUVe。
这对于起了个大早,赶了个大晚的一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布局来说,无疑是救命稻草,否则一汽集团2025年新能源产品占乘用车比例达40%将变成一句空话。
毕竟就目前而言,一汽集团新能源车确实没什么拿得出台面的产品。
写在最后
毫无疑问,一汽集团的目标可谓是野心勃勃,在没有受到特殊“战疫”影响的时候,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但在影响尚不明确与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下的当今市场下,一汽集团要完成既定的战略与目标,可谓是挑战大于机遇。
可以肯定,一汽集团要走的路注定是任重道远,挑战重重。
未来,一汽集团将上演什么的故事,我们也将继续关注!
上汽集团有哪些新能源汽车
上汽集团拥有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下面是部分品牌和相关信息:1. 上汽通用五菱五菱汽车品牌诞生于1985年,是上汽集团“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已成为中国汽车行业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
五菱文字图形商标分别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2. 上汽大众斯柯达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由上汽集团和大众汽车共同出资成立的,成立于1984年,是国内发展历史比较悠久的汽车品牌。
上汽大众旗下的代表车型主要有大众POLO、桑塔纳、朗逸、帕萨特、凌渡、途观L等。
3. 上汽通用上海通用属于上汽集团,成立于1997年6月12日,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共同出资组建而成。
上海通用拥有浦东金桥、烟台东岳、沈阳北盛和武汉分公司四大生产基地。
4. 上海大众上海大众上汽通用别克、上汽通用雪佛兰、上汽通用凯迪拉克、上汽大众斯柯达、上汽通用五菱、上汽荣威、上汽名爵、上汽大通、南京依维柯、申沃客车、上汽红岩、上汽大众等品牌均属于上汽集团。
目前生产与销售大众和斯柯达两个品牌车型,产品覆盖A0级、A级、B级等细分市场。
5. 荣威汽车上汽集团荣威汽车客服投诉热线、。
如果投诉,也可登录上汽集团荣威汽车官网进行网上投诉。
合资品牌包括上海通用旗下的Chevrolet雪佛兰系列、Buick别克系列、Cadillac凯迪拉克系列、五菱系列(原柳州五菱汽车)。
6. 上汽大众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上汽大众”,是一家中德合资企业,由上汽集团和大众汽车集团合资经营。
公司于1984年10月签约奠基,是国内历史悠久的汽车合资企业之一。
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安亭,并先后在南京、仪征、乌鲁木齐、宁波等地设厂。
7. 上汽集团上汽集团是国有企业,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29日,总部位于上海。
公司主要业务涵盖整车(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汽车金融等。
8. 公司介绍从公司角度来看,上汽集团在国内整车制造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主营向社会提供包括整车(乘用车和商用车)与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物流、移动出行、汽车生活服务、汽车相关金融保险投资等业务,以及汽车相关的海外业务。
9. 上海汽车上海汽车全称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29日,简称上汽集团,前身是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旗下现有主机厂、乘用车公司、商用车公司、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维柯、上汽依维柯红岩、上海红岩等。
10. 汽车品牌上汽集团汽车品牌包括以下几个:1) 上海大众;2) 上汽通用;3) 上海申沃;4) 上汽红岩;5) 上海依维柯。
11. 上汽大众旗下车型上汽大众旗下车型包括大众Polo、桑塔纳、朗逸、途铠、凌渡等。
大众PoloPlus可谓是小型车市场上的张学友,经典而不过时,男女老少通杀。
众所周知,这一级别的车型通常都是用于代步,价格就摆在那,很难有太高。
12. 整车制造行业整车制造行业大致是在去库存过程中,行业低位产业链出清落后的速度赶上来了,乘用车龙头将长期受益迎来发展新机遇。
而且,在汽车消费刺激政策的作用下,整车板块具备着较高业绩增长预期。
现在居于龙头企业的上汽集团肯定会因此受益。
13. 名下汽车品牌举例上汽集团名下汽车品牌举例:1) 上海大众;2) 上汽通用别克。
14. 雪佛兰市场中国成为雪佛兰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通过对中国市场需求的不断了解和发展,雪佛兰在中国的产品阵营实现稳步扩张。
通过洞察并抓住年轻人的内心,不断满足他们的汽车消费需求。
以上内容参考上汽集团官网公司简介。
文章版权声明
1 原创文章作者:汇维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52hwl.com/115094.html
2 温馨提示:软件侵权请联系469472785#qq.com(三天内删除相关链接)资源失效请留言反馈
3 下载提示:如遇蓝奏云无法访问,请修改lanzous(把s修改成x)
4 免责声明:本站为个人博客,所有软件信息均来自网络 修改版软件,加群广告提示为修改者自留,非本站信息,注意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