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的古今异义:
1、穿:古义为挖掘、开凿,今义为破、透。原文句子为:吾穿井得一人。白话译文为: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
2、国:古义为国都,今义为国家。原文句子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白话译文为: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3、道:古义为讲述,今义为道理。原文句子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白话译文为: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扩展资料:《穿井得一人》出自春秋时期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意指打出一口水井后,得到一个人的劳力,无需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然而外人误解此意,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便传播谣言。该文章被收入2016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寓言四则》(2017年,由于教材调整,《寓言四则》课数上调至22课)。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这句话的含义是:国都的人在互相传述丁家穿井的一人之事,使宋国国君知晓此事。
《穿井得一人》原句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赏析:该故事表明调查研究、仔细辨别真相的重要性。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常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用理性衡量,才能得出真相。不可轻信流言,盲目从众,否则将引发谣言满天飞,造成事实的扭曲。
《穿井得一人》创作背景:《吕氏春秋》是秦国相邦吕不韦主持编撰的杂家著作,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完成。该书主要以道家学说为主干,融合了多种学说,包括名家、法家、儒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等。《穿井得一人》的作者吕不韦是战国末年的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
文章版权声明
1 原创文章作者:汇维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52hwl.com/112848.html
2 温馨提示:软件侵权请联系469472785#qq.com(三天内删除相关链接)资源失效请留言反馈
3 下载提示:如遇蓝奏云无法访问,请修改lanzous(把s修改成x)
4 免责声明:本站为个人博客,所有软件信息均来自网络 修改版软件,加群广告提示为修改者自留,非本站信息,注意鉴别